荣获香港舞台剧奖十一项提名,囊括最佳整体演出、最佳导演等六项大奖得奖作品
粤语演出,普通话字幕(观赏字幕较佳位置:第五排或以后)
【故事梗概】
慈禧太后身边的红人太监安德海权倾朝野,贪污干政,借「采办龙袍」之名私出紫禁城,途经山东,为巡抚丁宝桢以大清祖训擒之。丁宝桢欲将安氏就地正法,消息传回紫禁城,慈禧闻之大怒,由此衍生出一幕接一幕的人生戏剧……
【剧评精选】
「在叙事虚构与历史真实的多重渗透中,完成历史与当代的对话。」
——剧评家 林克欢
「《龙袍》一剧就是在这样的追诘里,让观众在“历史”中看见未来,一个拒绝剥夺与丧失的未来。自由的未来。」
——剧评人 李静(北京)
「人物立体,有自己算计和内心矛盾,整场演出充满了戏剧张力。……舞台简洁现代,却上演着如此不一样的一个清宫戏。」
——剧评人 杨小乱(广州)
「陈淑仪把勇于任事的丁宝桢演得生气勃勃,节奏起伏掌握得很好。安德海是更难演的角色,刘守正有准确而细致的设计,把这个特殊的小人物演绎得生动可信。」
——剧评人 张秉权(香港)
「该部清宫舞台剧,放在全中国戏剧作品脉络里,无论在历史和政治意义、艺术成就和娱乐性等多个范畴,都可以名列前茅。」
——剧评人 张锦满(香港)
「导演的舞台调度不仅行云流水……舞台上呈现的剧情,既包含演员深邃的感情,亦展现了宏大的时代气势……既可表现独特场景,亦强化了清朝飘摇局势,直指人心荡漾。」 ——剧评人 佛琳(香港)
「倘若历史有黑洞,正因它从不描绘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;倘若人心也有黑洞,那填不尽的空虚和无止境的悲苦……潘惠森是成功带观众闯进了剧中人物内心的各种黑洞;当然,全剧整体上演员都演出都出色,尤以饰演安德海的刘守正,把剧中人复杂的内心世界、矛盾与挣扎都演绎得淋漓尽致,也是此剧的成功要素。」
——剧评人 陈慧儿(香港)
「《龙袍》实际上存在着一种「去历史化」的气质……潘惠森要让我们看的,并非历史真相,而是在这个发生在何时何地都不大重要的故事里,我们到底看到怎样的人性表现。这大概就是潘惠森所说的『历史的秘密』……当气魄崇高的个人意志跟「太监自阉」这种如此猥秽的形象放在一起,诡美之效也呼之欲出。而这种诡美,恰巧就是《都是龙袍惹的祸》最堪回味的地方。」
——剧评人 邓正健(香港)